各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皖教高〔2019〕2号)等文件精神,为营造优良的教与学的氛围,强化教风和学风建设,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配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校教字〔2019〕2号)实施开展,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指导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发展
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挖掘自身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探寻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过程为主旨,以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为基础,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调试学习过程,力促学生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二)以注重学习自主性为导向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自己为主导,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让学生自己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三)以多元化评价理念为价值取向
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动态性出发,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手段收集评价信息,合理分析利用,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管理作用,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三、具体任务
(一)落实教师的教学管理责任
各教学单位应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教师教学管理的威信,落实教师教学管理的责任。教师必须严管、严抓课堂教学秩序,根据课程情况,要求学生携带教材、笔记本及教学用具(笔、草稿纸、计算器、测绘工具等)进课堂。鼓励教师在课程中为学生引进优秀的笔记方法。在课程进行1/3时,应根据课程实际,对教材基本无使用痕迹、基本未做笔记的学生及时谈话并留存谈话记录;对无故缺勤、课堂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向辅导员反馈,与辅导员形成联动联管机制。
教师要固化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时间(office hours),通过office hours进行辅导答疑,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进展。每课程每教学班(重修课程除外)应每周设置不少于1次,时长不少于1小时的时间。开展的地点可以在教师办公室或教学场地。教师在第一次课时,应安排统计学生的空闲时间,统筹安排各教学班的office hours,确定后即向学生公布。教师应将学生参与office hours的情况定期反馈给所在学院,由学院汇总后报送教务处进行评估、反馈、督促改进。未按要求设置office hours的教师,其相应学期教学质量考核在学院内同类人员排序中不高于按要求落实了office hours的教师。
(二)建设灵活多样的学习空间
根据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本质是学生行为和学校提供条件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结论,依托科大讯飞技术、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加大新型学习空间建设和传统多媒体教室升级力度,大力打造标准智慧教室、手机互动教室、多屏研讨教室、启发实践教室、名师讲堂教室、团队研讨空间、互动交流空间等。依托新技术、新空间大力度地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学生学习路径的广阔性、学习方式的新颖性、学习思维的独立性、学习时空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坚持学,增加学习过程的投入度。
(三)加强教师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要求,认真梳理课程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大纲,合理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内容与任务,将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复习均作为学习过程评价的组成部分。在第一次上课时,告知学生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典型安排,辅助学生自主管理学习过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掌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和集中问题;利用智慧教学工具,收集学生课中学习行为数据;合理适量布置线上线下作业,检验学生阶段学习成效。及时分析并反馈评价结果,反思教学策略,督促学生调整学习行为。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无纸化考试平台、教学参考资料等给学生合理增负;设置设计性、无标准答案作业或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
除出勤、课程表现、作业等平时考核外,课程要增加过程性考核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学分不低于3学分的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除外)全面采用“N+2”考核方式,其中“2”指期末考核和学习笔记,“N”指除“2”之外的过程性考核次数,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考辅教、以考促学。学习笔记可以是课堂笔记或学生课外学习所做的记录。“N”的形式包括阶段性测试、口试、作业汇报、项目考核、课程论文、读书笔记、课外创新活动参与等,考核成绩均以百分制计。“N”不小于3且不大于5。期末考核占比不高于40%,学习笔记占比不低于10%。学分低于3学分的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除外)采取“N+1”考核方式,“1”为期末考核,“N”的次数按照课程学分情况由课程组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2次,期末考核占比不高于50%。阶段性测试可由教师自行命题随堂完成。期末考核成绩低于45分按不合格计:总评成绩低于60分的如实记载,高于60分的按59分计。五级制记分参照百分制记分换算。
过程性考核形式及其占比、要求等要在教学大纲中注明。第一次上课时,教师要向学生公布过程性考核的内容、要求、方式、评分标准和所占比例等。每一项考核应给出详细的评分记录和分数,并在期末考核前向学生公布,作为教师教学基础材料进行管理。
课程考核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撰写课程小结,考试课程同时撰写试卷分析,对教学和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评价,分析总结材料与学生期末成绩、过程性考核记录一并交至学院存档,学院教学督导组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强化考核的效果反馈。
(四)丰富评价主体的维度
除教师评价外,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的维度,鼓励开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全面实施家长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自我反思、相互评价和表现评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动机。鼓励学院成立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委员会,组织评价实施、反馈实施效果、督促学生改进。
鼓励探索开展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学生自主性地设定学习目标,制定阶段学习计划,自我监督、反馈、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效果,给出自评结论。鼓励学院探索设计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构化文档模板,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学习过程档案材料,通过自我评价管理学习过程,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开展同伴评价,利用学生群体间的便利性和集体生活的交流性,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同伴的学习过程,促进同伴互助、信息共享和学习提高。
全面实施家长评价,就学生学习过程增进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在春季和秋季学期结束后,家长对学生各评价一次,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学业的顺利完成。对于家长评价与学生实际表现出入较大的,要及时联系家长沟通相关情况。
四、工作要求
学习过程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应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四级管理体系,形成管理网络,各学院应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学习过程管理的实施细则。通过及时监测、评估、反馈,发现薄弱环节,找出要害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具体抓住以下三点:
(一)内化意识,达成共识
在加强学习过程管理的过程中,把对学习过程管理的研究与实施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加大宣贯力度,使教师、学生、家长都一致认识到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研究学习过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积极献言献策。
(二)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协同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提高管理效能。将学习过程管理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实行全员管理,做到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和学生个人都关注学习过程,形成人人参与学习过程管理的氛围,将关键任务、举措、政策落实、落细。
(三)树立模范,激发动力
在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中,保护和激发各方面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和表彰教师、学生、家长中涌现出的先锋模范,及时对比学院管理效果和学生表现,树立榜样示范,注重总结提炼,增进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推广共性、规律性做法经验,促进相互提升。
附件:1.学习笔记模板(带注释)
2.家长评价表(试行)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2019年7月19日
近期公告
- 2024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生须知
- 关于组织评选2020级企业实习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公示
-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
- 关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学生校内转专业的公告
- 关于公布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 Office Hours 辅导答疑时间安排表的通知
- 关于2024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高等数学水平测试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开设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网络公共课程的通知
- 关于发布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教学改革课程观摩课”安排的通知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2024年毕业生结业证换发毕业证考试安排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开展2024年辅修专业(双学位)开班及报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