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遵循“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在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推进高水平本科建设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现就学校振兴本科教育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借鉴一流、践行一流”,开启振兴本科教育新征程
按照“质量、理念更国际,发展模式更中国”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组织翻译麻省理工学院关于全球现状的最新基准研究成果《全球一流工程教育发展报告》,全校开展学习讨论,对过往实施的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进行系统回顾反思,树立践行中国一流工程教育的新目标,提出借鉴世界一流工程教育的新路径,主动谋求改革发展的新举措。
提出“统一课程设置结构,优化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利用科大讯飞技术优势深度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开拓技术驱动型创业人才培养途径”、“颠覆性构建基于技术/设计逻辑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方案”等四项规划任务,针对性发布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定向支持项目申报指南,包含“基于项目的学习”、“学习体验多样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专创融合”等5个课题群共16个选题方向,全校申报项目48项,初步在校内形成瞄准一流的教育文化。
二、“由外向内”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学校面向产业、行业、企业和职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思路,构建“三段式”、“三明治”、“三学期”的“三·三”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三段式即“学科基础和专业核心”+“专业方向和项目实践”+“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三明治即将各类实践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螺旋上升;三学期即增加夏季学期,集中开展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准,主动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借鉴国际工程教育先进理念和经验,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实践学时占比提升至45%以上。
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提出C=(K+S)×Q(C:竞争力;K:知识;S:技能;Q:素质)素质能力关系模型。构建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学生诚信学分体系并开发诚信管理系统,建立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网络学习+专项俱乐部+团队拓展训练+自主运动”的“四位一体”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开发配套智慧运动管理平台。深度开展综合素质、诚信教育、终身体育、社会责任、素质养成等五项教育改革,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配合思政课程,形成“五位一体”素质教育体系。
修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校内转专业管理办法》(校教字〔2018〕22号),增加学生专业选择的灵活性,通过个性化培养计划、学分置换和辅修专业,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
三、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开展一流专业建设
成立省内首个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配合科大讯飞联合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岗位能力标准》,开创性制定人工智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利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海量企业数据和行业案例资源建设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践平台AI LAB实验实践中心,策划并参与全国“高等学校人工智能专业产教融合项目”,与科大讯飞、特斯联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专业系列教材和标准化课程资源。同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成果升级改造传统计算机类专业。2019年,软件工程专业通过省级评审被推荐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在全省计算机类专业中,推荐排序在前30%)。近一年来,新工科建设成效受到《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接待国内院校交流和媒体采访50余次。
与自动化领军企业合作建成具有真实企业环境和企业最先进生产技术的先进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并获批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中心拥有“先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系统”,提供集实践教学、科研及成果转化、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和综合性产学研平台,为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械、电子、计算机类专业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有效载体。
四、深度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已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持续优化集在线编程、智能在线练考、学习过程及能力成长状态跟踪的“教、学、练、管、评”一体化的博思智慧学习平台,利用学生画像感知学习状态,基于学生特征推送学习资源,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基于学习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持续开发符合最新岗位技术需要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建成涵盖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课程145门。平台受益面现已每年达6964名学生。
引进适用于所有学科专业的讯飞爱课堂教学平台,基于智慧微课、教学录直播、教学交互等功能实现课程资源快速建立、高效集中备课、学习数据收集分析,有效支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合理设计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内容与任务,因课制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方法从单向灌输向启发讨论转变。2019年,在全省率先开展校级智慧课堂创新教学竞赛,平均每月开展一次“AI+教学”赋能培训,推广新型信息技术使用,营造智慧教学文化氛围,全校已有147名教师深度参与智慧课堂改革。
五、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围绕质量标准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过程数据化管理和考核。制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校教字〔2019〕2号)和考核指标体系,从基础材料、课堂教学、考试工作、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图书教材、协同配合等多个维度,采取统计数据、督导检查、抽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汇聚过程数据,落实量化考核及结果运用,使基层教学组织和基本教学活动“双基”达标和示范创建行动有效落地。
除每学期固定的三期检查外,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已实现信息化管理并执行线上检查,学年内常态化开展试卷、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专项检查,出具检查总结报告和整改通知书,落实监测、反馈、改进闭环。所有监测报告均同步发布于学校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网站(http://assess.aiit.edu.cn/),便于师生查阅。2018-2019学年春季学期因过程管理结果运用,6名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由优良降为合格。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引导教师树立质量意识,加深对全过程、多维度教学质量内涵的理解,在校内初步营造了教学质量文化。
六、加强学习过程管理,落实学生学习主体责任
修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办法》(校教字〔2019〕9号),取消毕业清考,严格重修制度和学业预警机制,增加延期毕业条款,配套出台《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学生延期毕业实施细则》(校教字〔2019〕11号),严把毕业出口关。
修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外聘指导专家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明确毕业设计(论文)通用质量标准,出台《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管理办法》(校教字〔2019〕3号),规范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答辩、归档等各个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制定《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学习过程管理的指导意见》(校教字〔2019〕12号),以注重学习自主性为导向,固化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时间(office hours),加强教师对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推行“N+2”或“N+1”考核方式(2指期末考核和学习笔记,1指期末考核,N指除2或1之外的过程性考核次数),丰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主体,探索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全面实施家长评价。
七、完善创意创新培养体系,推进四个融合创新
明确教育目标,提炼得到学科竞赛支撑的综合能力体系和竞赛项目支撑矩阵;加强平台建设,持续加大创意创新专门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意与创新中心(简称“双创中心”)建设投入,设计开发学科竞赛管理信息系统;健全制度保障,制定系列引导激励制度,提升创意创新活动覆盖面和受益面;改革运行模式,实施双创分中心“一分室一社团”和“教辅双轨”管理机制;确立校院二级学科竞赛组织分工,各级各类赛事责任明晰。推进创意创新活动与课程教学在目标、内容、模式、政策四个方面融合创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近两年在安徽省教育厅规定的A类竞赛中,学校多项学科和技能竞赛成绩排名全省本科高校前十,2019年实现“互联网+”大赛省级金奖突破,2019年上半年公布的2018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竞赛转评类)结果显示,学校获奖等级和数量排名全省本科高校第二;近三年获批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总数排名全省本科高校第五,2019年学校创新训练项目再次入选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全省仅五所高校入选。
八、做好教与学和谐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建设灵活多样的教学空间和学习系统
根据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本质是学生行为和学校提供条件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结论,依托科大讯飞技术、资源优势,利用讯飞爱课堂升级传统多媒体教室102间,建设标准智慧教室、录直播教室、多屏研讨教室、启发实践教室、名师讲堂教室、素质展演教室等新型教学空间37间。全线引进口语训练系统、无纸化考试系统、智能阅卷系统、四六级备考系统、在线课程平台等科大讯飞智慧教学产品,以信息技术支撑学习过程管理强化,监测跟踪学生学习状态,为学生增加学习负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依托新技术、新空间大力度地实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学生学习路径的广阔性、学习方式的新颖性、学习思维的独立性、学习时空的灵活性,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坚持学,增加学习过程的投入度。
(二)实施“双轮驱动、实时监测、定期保养”机制
确立瞄准国家“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评估认证体系的教学工作管理思路,常态化的一手抓教育教学过程管理、课程建设、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内的教学运行与管理,一手抓重点改革、创新创业、学生质量、教学成果等在内的教学改革与业绩。加强教学相关管理信息化系统迭代优化,以数据为基础开展质量实时监测,发布课程质量、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等高质量、规范化报告,用数据反馈教育教学,督促各主要育人环节持续改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同时定期开展校内评估、接受省级评估、迎接教育部评估,让学校在换道超车的路上“双轮驱动、实时监测、定期保养”,行得迅速、驶得长久、跑得放心。
九、关于振兴本科教育的政策建议
我校围绕振兴本科教育做出了一定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因是地处芜湖县的民办高校,在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政策支持取得等方面尚存一定困难,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够通过本次总结机会,整合高校需求,出台相应支持政策。
(一)对于选择非营利性的民办本科高校,提供适当财政资金,支持高校优质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立项、教学条件持续改善和高端人才引进。
(二)进一步加大职称制度改革力度,畅通教学型教师晋升教授职称的专门渠道,引导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专心教书育人,发挥示范效应。
(三)参考英国“卓越教学框架”,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学生对学校教学的评价反馈、全省专业类水平测试赛结果和第三方给出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数据等,进行本科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奖补和民办高校学费调整的依据。
(四)建立企业、高校、政府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高端人才共享机制,鼓励高端人才双向服务,加大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力度。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2019年9月26日
近期公告
- 关于开展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的工作通知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数学(1) 第一次阶段考核安排
-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转专业考试安排
- 2024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生须知
- 关于组织评选2020级企业实习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公示
-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
- 关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学生校内转专业的公告
- 关于公布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 Office Hours 辅导答疑时间安排表的通知
- 关于2024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高等数学水平测试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开设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网络公共课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