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两个根本”、“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振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为指导,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准绳,以影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问题为导向,以专业评估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为手段,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安徽特色、全国知名的应用型高水平本科教育,建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龙头的省内一流新工科专业集群,打造省内一流的就、创业品牌,创建省内一流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树立省内一流的智慧校园标杆。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
(一)组织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
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在此基础上,围绕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确保讨论覆盖到全体干部教师。各二级学院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认真反思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加以落实。学校以“校风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为抓手,统筹部署加强教风、学风、工作作风“三风”建设工作,在学校门户网站上开辟专栏,报道典型经验、先进事例和改革成果,保证思想上形成统一,行动上形成合力,切实将“两个根本”、“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落实到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强化全方位素质教育。打造好思政课堂一个主阵地,加强与地方宣传部、党校等合作,引进兼职名师,丰富思政课堂,强化思政师资,提升思政课程质量,提高学生思政收获。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深化开展诚信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素质养成教育等五项教育改革,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形成“五位一体”教育体系。
2.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各学院和专业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毕业要求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设计思政教育内容,使得每一门课都有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学院试点打造一门育人效果显著的示范性专业课程,形成充分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材料,打造学生感化于青春使命而热血沸腾的示范课堂,树立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典型。
(三)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
1.明确课程目标,强化过程性考核。按照C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仔细梳理各门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从源头入手,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升学业挑战度。以课程教学团队或教研室为单位严格按照标准开展课程建设,组织课程教学和评价。增强过程性考核,科学设计考核内容和方式,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评价有足够的过程性考核结果支撑。充分利用自建和引进的在线学习平台、无纸化考试平台、教学参考书目、课程项目等让学生在课外“学起来”。加重课程作业任务,为学生主动增负;增加设计性、非标准答案作业比重,提升作业质量;固化课程辅导答疑安排,畅通师生沟通讨论渠道。课程结束后要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评价结果,做好课程小结,形成课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2.因课制宜,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深优质教学资源的吸收和转化程度,加快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迭代速度,加大辅助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推进基于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等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博思智慧学习平台、云班课、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让学生深度参与到教学之中,打造高效互动课堂;注重开展引导和探究式教学,实施情景案例或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引进企业一线专家进课堂,推进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实际进一步接轨。既授人以鱼,传授学生知识,解答学生问题;又授人以渔,提供学生优质资源渠道,传授学生优秀学习方法,每门课程均要有相关内容体现,专业导论课要设置专门模块,试点实施学生职业“未来画像”工程,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体现在教学大纲、体现在授课计划、体现在课堂教学。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绩效考核、教学竞赛等的重要指标。
(四)严格教育教学过程管理
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树立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威信,切实落实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责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课堂“手机入袋”制度。将学生课堂出勤率和抬头率纳入教学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的重点检查范围,及时通报对课堂纪律管控出现问题的教师并跟踪整改。在课堂教学管理上,教师与辅导员形成联动机制,对于无故缺勤、课堂表现有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向辅导员反馈,辅导员要及时告知教师学生具体情况和处理结果。将学生按课表正常上课置于最高优先级,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耽误学生参加正常教学活动。
2.优化学习过程管理。在低年级施行的晚自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辅导员与学生组织、班委会联动机制,持续加强晚自习纪律管控。试点改革晚自习组织方式和开展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习和学习需要。提供学生小组学习场所,延长图书馆自习室开放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分享、经验交流、读书分享、外语交流、演讲、辩论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在确保晚自习出勤率的同时,提升晚自习学习效果。要求高年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职业规划,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学生在校学习轨迹,加大针对性查寝频次和力度,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将班级课程通过率作为辅导员工作考核的指标之一。
3.坚持企业实习准入制度,严把毕业出口关。专业能力尚未达要求或前期有教学环节尚未通过的学生一律不得进入企业实习环节。以环境设计专业为试点,推进“过关考试”改革;各学院分别选取一个专业作为试点,推进引入职业资格考试。从2018级及以后学生开始坚决取消“清考”制度,将2016级、2017级学生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及以后修读的课程纳入取消“清考”范围。提前做好学业筛查,认真贯彻落实学业预警制度,及时与需要预警的学生进行谈话、指导。在毕业前未完成培养方案规定要求的只能申请延长学制或结业。
4.切实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和质量。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要求,修订完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相关制度,强化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组织和管理,落实各个节点的责任,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设立论文重复率警戒线和红线,推进引入知网查重系统,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论文盲审制度。对发现的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严肃处理。对于重复率超过警戒线或审查中发现问题的论文作者追究诚信责任,严重的直接取消毕业资格;对论文指导教师追究指导责任,严重的按照教学事故论处;对学生所在的学院追究管理责任,关联单位年度绩效考核。
以计算机类专业为示范,深化落实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两大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打通,提升来源于企业实习项目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比例,产出真实企业环境、真实企业导师、真实企业课题、真实学生成果的“四真”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
(五)持续建设特色实践育人平台
1.增加大学生创意与创新中心的使用率和受益面。强效结合各学院学生社团建设需求与双创中心各分室实际使用情况,深度落实双创中心“一分室一社团”机制,将学生社团建设引入双创中心规划体系,有计划地为入驻的学生社团活动提供地点、物资、师资等支持。严格执行分室开放项目计划报送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将双创中心变为入驻社团的俱乐部,将发展新成员、开展新活动、建设新文化、形成新成效作为入驻社团考核的重要指标。成效要侧重考核社团活动的覆盖人数尤其是非社团成员人数。双创中心牵头,创造性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造物节”年度盛事。同时,双创中心与校团委合作,开展中学生进校园进社团活动,将双创中心作为学生社团活动的良好对外展示平台,除服务本校大学生外,扩大学生社团在校区所在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学生社团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2.建设“先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系统”校级工程技术中心。将企业最先进的完整自动化生产线放进校园,模拟现代工厂真实环境,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基于新工科理念和先进制造柔性生产平台构建专业及其实验课程体系并应用于人才培养,依托生产线为本地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开展横向合作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六)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职工行为与道德规范》要求,落实教师教学活动的行为准则,结合教师培训、校园文化建设、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充分利用教师节、校庆日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契机,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全师德考核,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师德考核奖惩机制。
2.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制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养计划: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培养教师任职资格能力;依托二级学院开展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建立课程组机制开展互帮互教和集中备课,集中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邀请一流高校教学名师开展现场或直播示范课程教学,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沙龙,每两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培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定期举办教学研究方法理论专项培训和经验分享会,常态化组织教师参加具有高影响力的论坛会议,委托一流高校或企业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教师教学研究、教学管理和专业实践能力;设立教师访学、研修、继续深造等专项计划,满足教师个性化能力提升需求。
3.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优化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维度、实施过程和结果运用,改进教学质量评测系统,让教师能够了解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提升。严格将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职级职等评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坚决实行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一票否决制。推进落实教师过程性绩效考核,确保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广泛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奋力追求卓越教学。
(七)健全质量内部保障,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1.加快建立校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根据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规范管理要求、教学监测和保障机制等建立院级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体系,制定督导工作实施细则。以学院督导评估促教学管理,以学校督导评估促教学建设和改进。推行“事实说话、当面表扬、真诚批评、持续改进”的实施理念,推进“动态监测、定期评估、专项督导”的评估体系建设,将学院督导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督导评价的组成部分。明确制定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专门制度,确保非校级领导岗位的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切实履行领导干部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责任。
2.加强校院二级质量监测数据维护和运用水平。完善图书借阅、教材选用、实验室利用、双创中心开放、学生活动参与、标准化等级考试报考率和通过率、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实习质量、就业质量等教育教学质量数据监测和结果应用,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安徽省各专业合作委员会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结合专业实际和特色,构建教育教学基本标准,进行科学、规范、目标明确的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改进。
3.发挥专家组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严格按照《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实验室管理办法》要求,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等组织在标准制订、评估监测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订中的作用。
(八)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以专业评估为抓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校范围内深度普及专业认证理念、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安徽省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以专业认证理念、标准和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导“怎么样干”,以专业评估检验“干的怎么样”。完善各专业对标自评机制,主动查找问题和差距,制定改进计划并有效落实。结合专业外部评估和自评结果,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完善专业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专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专业群,打造人才培养品牌。
一是提升智慧教学平台智能水平,形成更加创新和领先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应人才培养质量成果;
二是依托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资源优势和校企无缝对接机制优势率先引领人工智能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乃至质量标准建设,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贡献和输出安信工方案;
三是力争软件工程专业在安徽省专业评估中获得有竞争力的排名,确保在同类高校中排名第一,并率先在同类高校中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今后国家和安徽省将要开展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前做好准备;
四是充分发挥企业教师的作用,为深化校企合作提供教学管理和保障上的支撑;
五是在品牌建立后,结合地方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逐步由“以软为主”向“软硬结合、软软结合”转变,将信息技术优势与工业大数据和其他行业大数据融合,促进智能制造、现代管理与服务等涉及的学校其他专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振兴本科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将本科教育工作摆在核心地位,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研究本科教育工作,审议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分年度落实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协调部署各项工作。
(二)加大经费保障
优先保障本科教学经费,加大智慧校园建设投入,增加教学质量监测和保障投入,增进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提升教职工待遇,设置教师教学过程考核奖励专项资金,以经费保障促实施成效。
(三)强化监督落实
将狠抓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振兴本科教育作为二级学院绩效考核和学院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度、投入度、细致度、创新度作为教师教学过程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奖评优的最重要依据,严格要求各个单位、各个教师各个学生认真履行责任,协调一致推动本科教育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近期公告
- 关于开展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的工作通知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数学(1) 第一次阶段考核安排
- 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转专业考试安排
- 2024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生须知
- 关于组织评选2020级企业实习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公示
-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
- 关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学生校内转专业的公告
- 关于公布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 Office Hours 辅导答疑时间安排表的通知
- 关于2024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高等数学水平测试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开设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网络公共课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