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我校邀请南京工程学院汪木兰教授做项目化教学专题讲座
教务处 2020-10-30

 

为深入实施工程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我校教师项目化教学能力,进一步开拓视野,加强交流,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10月28日,学校邀请南京工程学院汪木兰教授在新芜校区名师讲堂做项目化教学专题讲座。讲座由校长助理孙辉主持,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长汪建利、各学院分管教学院长、骨干教师及教务处相关人员聆听了此次讲座。

 

IMG_2206.jpg

(孙辉主持讲座)

首先,汪木兰回顾了南京工程学院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契机和我国工程教育发展历程。面对江苏省“对口单招”学生“动手能力强和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情况,汪木兰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在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Konstanz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echnology)高访期间的交流与合作成果,针对我国工程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多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团队合作支持下,选择了德国倡导的项目教学法。亦是在此背景下,南京工程学院在十年前真正走上了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改革之路。与此同时,汪木兰还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CDIO工程教育改革、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建设、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计划”(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NEET)等方面回顾了近十年来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和变迁,并简要的谈了他个人理解与感受。

 

IMG_2213.jpg

(汪木兰现场分享)

随后,汪木兰介绍了南京工程学院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定义和实施过程,并例证说明。他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本科项目教学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目的明确,循序渐进,逐层提高,能力进阶的系列化探究式项目教学体系,并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网络资源,逐步建成项目教学库,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受“现场工程师”的完整训练,以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他通过举例说明简要介绍了项目实施流程。

紧接着,汪木兰着重介绍了该校如何构建项目教学库。南京工程学院在不颠覆现有课程体系的情况下,通过将项目教学与课程/课程群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了学生从大一到大四的完整的项目教学库体系。同时汪木兰还分享了该校为解决项目教学经费难题而构建的“六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实施项目化教学以来取得的系列教育教学成果。

结合南京工程学院多年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经验,汪木兰根据亲身体会简要谈了对项目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他认为项目教学重点是“改人”,需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生主动学习。汪木兰还总结八点他对项目教学的个人思考,提出了七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的问题,并着重强调了项目教学有效实施离不开学校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

(现场交流)

最后,汪木兰与我校教师进行现场交流。教师们主要对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汪木兰结合自身经验分别给予解答或给出相关建议。

交流结束,孙辉代表学校再次感谢汪木兰教授远道而来的分享,并指出通过今天的报告分享,展示了南京工程学院在项目教学上的探索与实践,两校之间虽起步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同时两校在未来项目教学改革上的思路也是高度契合,揭示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我校将坚持以项目教学为抓手,不断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最后孙辉指出,针对部分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困惑,学校将进一步宣贯“十四五”本科教育发展建设规划,破除教师站在单门课程视角上单兵作战的习惯,形成合力,形成有人想、有人做、有人写、有人推的“四有”团队,争取孕育更多的教育教学成果。

 

报告人简介:

汪木兰,男,南京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先进数控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应用型本科机械工程分会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先进数控技术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曾在南京十四所工作多年,主持设计了歼十飞机火控雷达伺服分系统工程样机。进入高校后一直从事计算机数控技术和制造自动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11年4-9月在德国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Konstanz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Technology)进行高级访问,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2012年以来,先后前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荷兰萨克逊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威得恩大学、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芬兰奥卢大学等进行短期访问交流。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数控技术、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科技和产学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