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教务处 2021-02-03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学院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升学院综合实力,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指导未来五年的学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回顾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专业建设紧密围绕安徽工程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依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领先的资源支撑,立足芜湖,坚持“重应用,有特色”的专业布局原则,坚持“充分发挥母体学院优势,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理性扩张,稳步发展”的发展战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逐步深化,相关学科专业渗透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总体布局正逐步形成。

“十二·五”末,我院共有本科在招专业20个,分属工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五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类共有11个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四个学科门类为辅的学科布局。为辅的四个学科门类所包含的专业也以应用型为主,例如,艺术类设有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专业,管理类设有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专业。以软件工程和机电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专业均为国家和地方产业发展急需专业。

在进行学科专业布局的同时,我院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也在逐步深化。“十二·五”末,我院共有省级特色专业4个、教学团队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教学名师1名、教坛新秀2人、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学院广泛、深入开展校内专业建设,扶持校级特色专业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25项。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院学科专业设置符合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的相关要求,专业布局更趋合理,专业建设初见成效,为我院“十三·五”专业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机遇

1.区域战略布局带来的发展机遇。2008年10月14日《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提出“围绕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和重点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战略产业,加速提升支柱产业创新水平”。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些为学院相关专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2.区域人才需要带来的发展机遇。据安徽省人社厅2014年2月17日公布的《安徽省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开发目录(2014-2016年)》显示,未来三年,安徽省人才需求总量预计达9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为26万。在产业分布方面,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对于人才的要求最为紧缺,缺口为35万人;在区域分布方面,合芜蚌试验区和皖江示范区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区域,合芜蚌试验区人才缺口为26万人、皖江示范区人才缺口为60万人。区域产业的提升、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造成的人才短缺,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匹配人才需要势必会保障我院人才出口畅通。

3.教育结构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我院为安徽省首个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的院校,得到了芜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同时我院的成功转设对安徽省高等教育的结构产生了积极作用,改善了安徽省民办本科高校较少、工科院校数量不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因此,使我院成为安徽省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具有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的样板,从而争取安徽省教育厅和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将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带来重要的发展空间。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专业数量仍显不足。为紧密围绕合蚌芜自主创新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安徽省和芜湖市主导产业规划,适应社会对人才专业和数量的需求,我院目前在招专业数量仍显不足,在招专业数量亟待增加。

2.专业实力有待提升。学院专业建设刚刚起步,专业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弱,专业内涵建设依然不足,处于较高层次的专业数量很少,专业整体实力和水平亟待提升。

3.专业结构需要优化。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增速、技术升级加快,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定位和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均面临巨大挑战。专业结构调整需根据产业、行业、企业、职业需求与时俱进。我院在增加专业设置集中度、建设专业群、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方面仍有待加强。

4.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多、中年骨干少,初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青年教师有待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建设带头人数量欠缺,专业教学团队数量不够。

二、“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指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有助于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具体到我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思路为:

1.依托我院现有的学科专业优势及专业基础,充分考虑芜湖市、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战略产业定位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根据我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科学、合理地做好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进一步发挥我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2.科学分析在芜、在皖高校的专业布局和我院的整体发展目标,突出特色发展和错位发展,彰显我院的办学特色,促进芜湖市、安徽省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3.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

(二)建设目标

根据学院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学院实际情况,以试点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采取有重点、分层次、滚动建设的办法,建设具有本院特色的优势与特色专业,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构建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相适应的,覆盖工、管、艺、经、文等多个学科,数量适宜、门类较全、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体系。

依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机电工程、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相关专业,形成以信息技术专业群为龙头,机电工程、管理工程与现代服务、艺术设计为支撑的四大专业群。到2020年,在招专业数量由目前的20个发展到26个,即在招专业数量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新增1-2个。重点建设4-6个专业,打造在省内有较大影响、有优势、有特色的品牌专业3-4个,建成院级优势特色专业6-8个,院内尝试2-3个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力争在2020前获得1个专业的认证通过,具体建设目标见表1。

到2020年,努力把学院建成为:立足芜湖、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服务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工科为主,工、管、艺、经、文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具有优良的社会认可度,尤其得到学生、家长和企业高度认可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表1  “十三·五”专业建设指标

L3`D@ZWE6HT%@JN(1$1UBRP.png 

三、建设原则

(一)人才需求导向原则

专业设置要结合产业、行业、企业、职业需要,科学合理地完善和优化专业体系,逐步形成专业优势,以培养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服务。

(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充分考虑专业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积极调整和优化现有部分专业或专业方向。对市场经济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传统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

(三)彰显优势特色原则

坚持协调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专业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增强专业发展后劲,使我院“十三·五”期间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

(四)新旧统筹兼顾原则

加强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增强已设专业在本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根据学院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办学条件,瞄准就业市场,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支撑条件和关联度,积极慎重地分批增设部分新专业。

四、主要任务和建设措施

(一)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

以“提高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优化我院专业结构,分步增设6个专业。依据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新生报到、毕业生就业、专业人才供需年度分析制度,建立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形成专业与招生数量的动态调整机制。

(二)打造重点专业,实施专业群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机电工程和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相关专业,重点建设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在建设资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力争打造3-4个省内有较大影响力、1-2个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或特色专业。

建设以信息技术为龙头,机电工程、管理工程与现代服务、艺术设计为支撑的四大专业群(见表2)。加强专业交叉与融合,形成专业优势互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表2  学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一览表

UH@GT0VJO9KJUK%Q4D_CBCR.png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核心课程建设

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趋势,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院特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继续推动“项目驱动”、“订单培养”、“工作室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每一个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照产业、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实施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凝练成果进行推广,实现“十三·五”期间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的目标,同时力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重视基础课程,加强核心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程,改变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不配套的状况,精选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持续开展全院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建设5-10本能够体现我院专业特色和教学改革成果的优秀教材。

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创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纳入学分认定范围。主动引入行业人才需求的标准,在教学改革上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并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四)加强基础设施和专业基地建设

加强专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抓好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加大与本地相关单位、企业的联系,尤其要加强与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基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既要重视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要考虑基地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以基地为基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力争打造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5-6个。

(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设立师资培养专项经费,实施“内部培养、外部引进”工程,加大学术梯队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一是加强对专任教师的能力培养,通过企业挂职培训、体验式工作等增加中青年教师对企业工作程序与本专业教学的了解,自主培养一批双师。二是完善引进人才政策,花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急需的短缺人才和领军人才。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力争在“十三·五”末四大专业群均有自身的省级教学团队。

(六)建立健全评估与管理制度

完善专业评估制度。每年对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拟申报的新专业进行论证,评估已有专业是否达到建设标准。“十三·五”末,全院重点建设的工学类专业应达到相应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建立健全专业管理制度。结合专业评估的结果,对于改革力度大、综合水平高、社会声誉好的专业给予资金和政策倾斜,对于教学内容陈旧、办学条件有限、改革成效不佳的专业,限期整改,超期停办。通过上述专业评估与管理措施,在各专业间形成积极有效的竞争机制,增强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健全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加强其对专业建设的指导。各系、各专业认真学习相关文件,领会精神,充分认识到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制度保障

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制度,制定向重点专业倾斜的政策,从人、财、物、招生计划等方面向重点建设专业倾斜。进一步完善与专业建设相关的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专业建设规划的实施。

(三)管理保障

严格执行专业建设与重点项目相关管理规定,包括专业负责人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强化项目管理,各建设分项目落实到人,严格控制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四)深化校企合作

按照校企互助、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健全校企共赢长效机制,通过签订协议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五)建立激励考核机制

按照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要求,明确各部门在建设中的分工,明确各项工作责任人,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通报、公示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部门和个人考核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