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高等教育领域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2024年10月18日,以“数字赋能 教学创新”为主题的第四届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学术年会在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盛大召开,这场学术盛宴不仅是对当前教育趋势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未来教学模式探索的一次集体智慧碰撞。我校教务处副处长刘春静、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张松林老师、机械学院王清清老师、艺术学院刘辰昱老师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刘春静老师以《对话讯飞星火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在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与探索》为题在“数智赋能”分论坛做专题报告。
(参会教师合影)
学术年会的三场主旨报告犹如灯塔,照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丁金昌教授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教育的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苏永康教授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混合式教学创新”的见解,则展示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预示着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灵活性与互动性。而关晶教授提出的“横向技能与创新思维”,则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即在专业技能之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各分论坛的热烈讨论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数智赋能引领人才培养与专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在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产教融合,成为与会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些讨论激发了大家对于未来教育形态的无限遐想,持续反思课堂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数字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分论坛报告现场)
总之,本届学术年会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更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教育模式。
近期公告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2025年毕业生结业证换发毕业证考试安排
- 关于2025年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报名的通知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毕业生结业证换发毕业证工作的通知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获奖情况公示
- 关于授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生须知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英语第二次阶段考核安排
- 关于2025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