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由教务处主办、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协办的第十期穷理沙龙活动如期进行。本次活动特别邀请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西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邦奇,以“生成式AI赋能教育变革创新”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这一前沿技术如何推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本次沙龙活动由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高超主持,200余位教师参与。
(活动现场)
刘邦奇首先回顾了生成式AI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的符号逻辑到2020年至今的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生成模型,展示了生成式AI的演变过程和当前技术突破;详细阐述了生成式AI的基本内涵、技术特点与框架、深度推理模型带来的新机遇等内容,尤其讲到了DeepSeek和讯飞星火等大模型带来的技术创新与机遇。在生成式AI教育教学典型场景应用方面,他分享了一系列实际案例,展示了生成式AI在教学设计、资源生成、课堂互动和学情分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一项关于教师和学生使用讯飞星火现状的调查为例,分析了教师和学生使用大模型辅助教学和学习的场景。同时,进一步分享了山东大学依托科大讯飞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等技术,打造包含智慧课程、自适应学习平台、数字教师及编程实践助手等内容的“师-机-生”智能化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刘邦奇作专题报告)
互动环节,刘邦奇与教师就生成式AI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交流。教师分享了他们在备课、课堂教学以及科研中运用生成式AI的实际经验。他对教师积极使用生成式AI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教师们勇于尝试新技术,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变革的新趋势。
(教师现场互动)
最后,刘邦奇对未来的教育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他强调,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教师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拥抱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和教学能力。只有那些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才能在未来的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次报告不仅干货满满,而且充满趣味性,让教师们受益匪浅,使得他们对生成式AI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坚定了我校智慧教育3.0的建设。未来,教务处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推动生成式AI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助力我校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近期公告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英语第二次阶段考核安排
- 关于2025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综合素质学分毕业预审核及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学籍信息和电子图像信息网上校对工作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5年2022级本科生和2024级专升本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通知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英语第一次阶段考核安排的通知
- 关于公布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Office Hours辅导答疑时间安排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