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数据驱动个性化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
教务处 2025-04-21

成果名称:基于信息技术,以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团队成员:吴敏、孙辉、汪忠国、高超、戴平、张云玲、丁德成。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学校凭借《基于信息技术,以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这一成果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更通过数据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让“因材施教”从理想变为现实。

学校以个性化人才培养观为最终落脚点,重构教育教学理念,完善软硬件智慧环境,突破传统,转变观念,确立人才培养“三中心”、改革课程“三基础”。

在数据驱动精准管理方面,成立数据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规范化数据共享协同机制,整合学校基础数据资源,实现对全校各类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研发了“教、学、练、管、评”一体化的智慧学习平台,突破传统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以“四业”(即行业、产业、企业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项目贯穿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了“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2+1+1”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前2年打好学科基础(静态稳定)+1年专业方向(动态变化),形成“N+1”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即“N个出口实现学生分流培养, 1个基础培养方案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成长。



1-1.png

遵循“由外向内”的反向设计原则,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按岗位需求和个性特长分流,构建全新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适应不同教学方式、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风格所需的课程资源体系。引入科大讯飞、上海汉得等国内知名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系统地按“基础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和岗位能力”四个阶段的能力要求,开发了“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四阶段三层次)的实训项目库。涵盖了“课程设计项目、虚拟企业项目、真实行业项目、实际工作项目”四个阶段的挑战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习任务,同一层次不同难度学习任务”的“双维度、多层次”实训项目库。



1-2.png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智慧软硬件教学环境,构建了基于“智慧平台+SPOC+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路径,按需推送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过滤无关的信息,减轻认知负荷,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高质量学习。

1-3.png

以学习成效为导向,依托智慧学习平台实现学习过程数据化,建立了课程学业预警与个性化指导机制。利用大数据对课程学习成效进行多元综合评价,以学习成效为中心的评价是注重产出导向的评价方式,特别强调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在学习进程中对学习者进行实时评价,将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融合在一起,为学习者提供及时的反馈、引导、激励和调节等方面的学习支持。

1-4.png

基于智慧学习平台,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可视化“大小闭环”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构建面向学生发展的可视化“大小闭环”。构建人才培养“大闭环”指的是从跟踪入校到就业的学生成长档案全程可视化的闭环,跟踪学生入口评测、出口评测、培养过程等环节数据形成成长档案,为学生个人学习、专业方向选择、分层、学生管理工作、企业就业提供数据支撑。

这项特等奖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革新,更在于它让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本质。正如团队寄语:“我们不想培养千篇一律的‘标准件’,而是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