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上午,我校在综合科技楼1楼1号会议室召开高等工程教育专题研究座谈会。校长吴敏、副校长董方敏、教务处副处长刘春静、程玉林及相关人员参会,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余东升教授就工程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展开深入交流。吴敏校长系统介绍了学校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建设成效,余东升教授作题为《教学研究:成果凝练与论文写作》的专题报告,为学校教学改革与成果提炼提供指导。
(会议现场)
座谈会上,吴敏校长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产教融合机制等方面阐述了学校工程教育的特色探索。他提到,学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了项目驱动、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路径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强调“工匠精神、工程能力、产品意识”,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教学改革,形成“理论-实践-创新”贯通的培养闭环。
(吴敏发言)
余东升教授围绕教学研究的核心环节,从“问题定义、方法设计、成效测评、成果凝练、论文写作”五大维度展开报告。他强调,教学改革需以社会需求与教育规律为导向,通过调查研究与比较研究精准识别问题,并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设计行动方案。针对成果评价,应综合运用过程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定量数据(如成绩分析)与质性材料(如访谈案例),全面验证改革成效。在成果提炼方面,余教授指出需遵循“有效性、科学性、创新性、一致性”原则,建议专业教师与教育研究者协同合作,提升成果的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此外,他结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办刊定位,解析了教学研究论文的选题方向与写作规范,鼓励教师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
(余东升作专题报告)
与会人员就工程教育范式转型、跨学科课程整合、教师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讨论。余东升教授高度肯定了我校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已经形成了具有安信工的品牌特色,并结合国际工程教育前沿动态,对学校新工科建设与专业认证工作提出建议。吴敏校长表示,此次交流为学校进一步优化教学改革路径、提升成果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将加强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平台的合作,推动更多创新实践转化为标志性成果。
近期公告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2025年毕业生结业证换发毕业证考试安排
- 关于2025年9月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报名的通知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关于开展2025年毕业生结业证换发毕业证工作的通知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获奖情况公示
- 关于授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考生须知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英语第二次阶段考核安排
- 关于2025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