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动态
【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数据驱动个性化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
成果名称:平台支撑,创新驱动,思政赋能,构建高校体育实践育人新模式成果主要完成人:曹春顺、李佳莉、张军骑、倪敏、江宇、李明、秦明昆、潘勇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时代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体育竞赛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重成绩轻育人、重训练轻创新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创新构建“三位一体”体育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体育竞技能力、专业素养、思政育人”为三大核心要素,通过系统化改革探索出一条“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育人”的特色发展路径。本项目针对当前高校体育竞赛育人存在的培养理念滞后、育人模式单一、平台资源受限、思政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学院系统推进四大改革: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体育训练与专业课程、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2.升级竞赛平台:引入虚拟仿真、运动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建设现代化训练中心。3.深化产教融合:与体育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构建"训—赛—产"
教务处 2025-04-21
我校参加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暨首届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
2025年4月17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高专委”)第一届理事会暨首届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在海南三亚学院盛大开幕。本次论坛汇聚了近百所民办高校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校作为副理事长单位,由吴敏校长出席此次会议并分享重要报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李连宁先生到会致辞,对参会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民办高校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教育公平、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办高校更应抓住机遇,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吴敏校长受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作分享报告。他指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体制等全方位的革新。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民办高校可以更好地
教务处 2025-04-21
我校开展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
为全面掌握教学运行情况,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于4月7日至4月18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工作得到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专项检查小组,并制定了详细的检查方案,确保各项检查工作有序推进、落实到位。本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按照既定流程,分为两个阶段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一阶段为学院自查,八个二级学院迅速响应,对课堂教学与学风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开展、教学资料归档等重点工作展开全面且细致的自查。各学院对照相关标准,逐一排查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并形成详实的自查报告,为后续工作的改进明确方向。在第二阶段校级教学检查中,由校领导、教务处和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成员组成的学校期中教学检查组,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检查。检查过程中,检查组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教学实际情况。他们前期深入课堂,通过听课直接感受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生的课堂状态;现场认真听取学院汇报,全面掌握各学院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与实施进展;积极召开教师座谈会,倾听一线教
教务处 2025-04-18
【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实践育人新模式
成果名称:平台支撑,创新驱动,思政赋能,构建高校体育实践育人新模式成果主要完成人:曹春顺、李佳莉、张军骑、倪敏、江宇、李明、秦明昆、潘勇随着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新时代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体育竞赛培养模式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素质、重成绩轻育人、重训练轻创新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体育人才的需求。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立足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创新构建“三位一体”体育竞赛人才培养模式,即以“体育竞技能力、专业素养、思政育人”为三大核心要素,通过系统化改革探索出一条“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育人”的特色发展路径。本项目针对当前高校体育竞赛育人存在的培养理念滞后、育人模式单一、平台资源受限、思政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学院系统推进四大改革: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体育训练与专业课程、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2.升级竞赛平台:引入虚拟仿真、运动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建设现代化训练中心。3.深化产教融合:与体育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构建"训—赛—产"
教务处 2025-04-18
传授教学竞赛备赛秘诀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 青椒课堂 有一说“益”(第五期)开讲
4月3日,由教务处举办的第五期“青椒课堂 有一说‘益’”活动如期进行,本次活动以“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参赛经验分享”为主题,旨在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撰写参赛材料的策略指导和教授实战技巧。本次青椒课堂特别邀请了在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梁美玉作为分享嘉宾,为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教学竞赛参赛经验分享会。(分享会现场)梁美玉老师分享了自身的丰富教学竞赛参赛经历,鼓励青年教师从全国高校教师发展教学竞赛榜单中确定适合的教学竞赛项目并认真做好课程打磨。围绕着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及全国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三大综合类教学竞赛,逐一对赛事要求、赛事侧重点、参赛注意事项等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享。她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到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际数据支撑,让青年教师们深刻理解了如何根据评分要点进行有效的参赛准备。此外还重点剖析了教学成果创新报告的撰写方法和课堂教学视频录制的细节内容,为青年教师们
教务处 2025-04-07
我校联合安徽师范大学、科大讯飞成功举办智慧教育教学研讨会
2025年4月1日上午,我校与安徽师范大学、科大讯飞联合举办的智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综合科技楼1楼1号会议室举行,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学运行中心吕军主任、教育科学院周进博士、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魏飞飞副教授、科大讯飞汪张龙副总裁等专家受邀出席会议,校长吴敏、分管教学副校长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讨论。(研讨会现场)吴敏校长首先介绍了我校在智慧教育建设上规划的具体项目,三方联合研究并发布面向中国大学教师和学生的人工智能能力框架,通过制定能力项目的具体内容、能力标准的层级进阶、能力达成的实现路径、具体实施的典型案例等,为实现人工智能基本能力的普及与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交流讨论环节,吕军主任建议在智慧教育的平台开发上应注重讯飞的优势和特色,尤其要聚焦知识图谱的高效率建设,减少任课教师的工作负担。周进博士建议结合安徽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打造“徽学”大模型,应用于文化旅游建设。教务处刘春静副处长建议将审核评估、工程认证、新文科认证等工作与平台建设融为一体,以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达到提升增效的目的。王啸楠
教务处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