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面向产业,基于“分级分类及挑战项目”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成果主要完成人:陈跃东、梁美玉、马利祥、龙海燕、张松林、王伟、章敏凤、邢凯盛
为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有效应对其带来的诸多挑战,紧密围绕产业实际需求,全方位、系统性地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任务与紧迫使命。然而,当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工科毕业生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育人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必要的工程经历和专业实践能力。传统大学教育中,理论课时占比过多,导致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足,实习时间短,对行业和产业认知不够深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项目化教学呈现零散、不系统的特点。尽管项目化教学受到高校的青睐,但存在课程项目老旧、覆盖面不广、改革步伐不协调等问题;新工科背景下,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适应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疫情的影响,线上或混合式教学已成为常态,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直接适应项目化教学的需求;在考核评价环节,项目化教学与传统评价机制之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由于项目化教学通常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更注重对学生能力发展过程的动态跟踪和全面考察,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侧重于结果评价,难以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发展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
项目组坚持面向产业,全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和创新精神。自2019年开始,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陆续实施,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批“红专结合,理实交融”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地方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示范经验。
经过近5年的不懈探索与实践,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敏锐洞察到传统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痛点,果断提出“需求引领、能力导向”的育人理念。学院大胆革新课程体系,重构“3 + 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内进行系统学习,一年深入企业开展实践锻炼。
为了让教学与产业紧密相连,学院精心搭建校企共建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机器人实训基地等沉浸式教学平台,将真实产业项目巧妙融入课程设计,构建起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项目化实践网络。在这里,学生们不再是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产业项目的积极参与者。在校期间,他们能够参与约 20 个企业级项目实践,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锻炼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对产业的认知水平,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解决项目化教学零散化、课程覆盖不足等问题,学院创新提出“4L4D+Cx”项目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以“初步感知、巩固提升、深化拓展、持久发展”四层目标(4L)为基础,通过“课程内、课程间、跨学期、跨学科”四维项目设计(4D),结合“入门性”、“基础性”、“专业性”、“系统性”、“职业性”分层递进挑战性项目(Cx)设计,构建了覆盖全专业的实践教学网络。学生从基础技能训练逐步过渡到复杂系统开发,实现了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螺旋式提升。该体系配套开发多本教学手册和案例集,已在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试点实施,成效显著。学生们在项目中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
学院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科大讯飞、埃夫特、苏州博众等知名企业共建工程技术中心,引入企业真实案例和研发项目,开展“沉浸式”教学。同时,依托自研的博思智慧学习平台和线上资源库,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试行本科生助教制度、构建形成性评价机制,打破传统考核模式的束缚,注重过程管理与团队协作,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自2016年试点改革以来,该模式已成功推广至机器人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学生在“西门子杯”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一等奖,充分展示了学院的教学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学团队也收获颇丰,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教研项目14项,发表教研论文18篇,这些成绩不仅是对学院教学改革的肯定,更为同类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更多“红专结合、理实交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树立更高的标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近期公告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英语第二次阶段考核安排
- 关于2025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 关于举办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预通知
- 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综合素质学分毕业预审核及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5届毕业生学籍信息和电子图像信息网上校对工作的通知
- 关于开展2025年2022级本科生和2024级专升本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通知
- 关于2022级励志计划考研英语第一次阶段考核安排的通知
- 关于公布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Office Hours辅导答疑时间安排表的通知